今日要分享的話題是,音樂是一種思考方式和教大家如何學音樂不枯燥。
想必,大家都知道音樂可以開發小孩子智力,可是應該怎麼開發呢?
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。
給你一張圖,請看三秒鐘。告訴我,你看見什麼?

是小鳥?對嗎?
但是,如果給你一段音樂聽。你可以聽出來,這是小鳥嗎?
沒錯,很多音樂家都曾經寫過 “小鳥音樂”。俄國作曲家 Prokofiev 有一部交響童話「彼得與狼」Peter and Wolf,裡面就有一段 “小鳥音樂”。
為了讓小朋友更了解交響樂,作曲家特別讓不同的樂器扮演不同的角色。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主旋律。這一段小鳥主題的音樂就是由笛子演奏。
為什麼音樂能像繪畫,或是文學一樣表達不同的畫面感呢?
這是因為音樂九大要素(常見),他們分別是
旋律(melody) ,音調(key),音色(timbre), 節奏(rhythm),速度(tempo),強弱(dynamic),和聲(harmony), 織體 (texture),曲式(form)。
這些要素在每首音樂裡有不同變化,給人不同心情,不同感受,不同畫面。
如果要培養孩子對音樂興趣,不單是學某一個樂器,重要的是聽音樂,懂得欣賞。這裡非常考驗孩子的專注力,觀察力和想像力。
專注力 focus : 聽音樂 要有耐性,沈得住氣,專注某一個片段,聲音。
觀察力 observation: 聽音樂 要細心,認真,留意每處小變化,小細節。
想像力 imagination: 聽音樂 要思考,思維活躍,感受每處變化帶來的新奇,驚奇
Comentarios